2010年10月25日

古早歐洲人對聲音的看法

比較和中國古代人對於器樂聲音分類的看法,歐洲人走的路線是不太相同的。自中古世紀以
降,所謂的<古典音樂>就在教堂中以人聲演唱宗教音樂為主的活動中傳承下來,先是以男
聲為主,後加入女聲,發展為混聲四聲部的合唱。
自文藝復興時期開始,各式各樣的器樂音樂開始出現。十七世紀當小提琴家族取代的古提琴
(Viol)家族,成為弓弦樂器的主流之後,現代管絃樂團聲音發展的模式漸漸確立,那就是
模仿人聲四聲部的合唱團。例如弦樂四重奏的四個樂器—第一、二小提琴,中提琴與大提琴
分別是女高音,女中音,男高音與男中音(或男低音)的翻版,同樣的概念也分別在木管與
銅管等樂器上延伸。
人聲四聲部就是西歐古典音樂對於聲音組成結構的一種概念,這種概念不只音響不同樂器的
組合,有時更是單一樂器發展的指標。例如古提琴原是一把包括五至七條弦的弓弦樂器,但
是發展到小提琴家族時,家族中的每一名成員皆是四條弦的弓弦樂器,這就是在單一樂器上
具體呈現人聲四聲部概念的最好例子。
和中國音樂<八音>的分類方式相比,西歐古典音樂四聲部的概念,顯然是以<人>的角度
發展而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